一周食品资讯
国内热闻
1、通知·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目录信息(2018年8月10日)
2018年8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3家企业共21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8年第23号〕
近期,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薯类和膨化食品,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饮料和食用农产品等8类食品72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703批次,不合格样品17批次,检测项目见附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01号(关于进口吉尔吉斯斯坦鲜食甜瓜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食品工业和土壤改良部关于吉尔吉斯斯坦鲜食甜瓜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允许符合《进口吉尔吉斯斯坦鲜食甜瓜植物检疫要求》的甜瓜进口。(海关总署)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目录信息(2018年8月14日)
2018年8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2家企业共3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04号(关于加工贸易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
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海关总署令第240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作出修改。(海关总署)
2、食品安全·曝光台
青岛万福集团供货猪产品检出猪链球菌!回应:正配合调查
近日,山东省烟台蓬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流传出来的一份《紧急通知》显示,据烟台市卫计委报告,8月11日蓬莱市小门家镇新发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经烟台市疾控中心对患者所购的猪食品进行检测时发现了猪链球菌,而供货者正是青岛万福集团公司。(爱青岛客户端)
15名游客在桂林就餐后出现不适涉事餐厅已停业整顿
8月11日13时30分左右,60多名江西游客从阳朔县回到桂林市象山区一家壮某宴餐厅就餐,饭后多人出现不适,呕吐不止,十余人陆续被送往附近的南溪山医院。12日下午,记者从南溪山医院急诊科获悉,15名游客昨天陆陆续续来急诊就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中国新闻网)
不用厨师也能开餐厅?!这样的外卖你敢吃吗?
叫外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当你知道自己吃的外卖,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速食餐包时,会是什么感受?近日,媒体曝光,在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售卖的并不是现做的菜品,而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速食菜肴包。商家一般只需要通过微波炉或热水浸泡的方式加热菜肴包,就可以直接打包送到你的手上。(中国新闻网)
国航飞机餐吃出瓷器片,仅赔400元代用券!回应已安排专人处理
8月10日,北京市民白先生在乘坐国航CA1229航班从北京飞往哈密时,在食用飞机餐时吃到了瓷器碎片,导致其口腔被划破流血并引发肚子阵痛。白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事后空乘方面提出让他签署赔偿协议单,赔偿其400元航空代用券,但遭到其拒绝。目前,白先生已向民航局方面投诉此事。(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齐齐哈尔:永辉超市“下饭菜”变质腐烂消费者餐桌上食欲全无
14日上午,市民崔先生向记者报料反映,13日晚,他在齐齐哈尔市永辉超市花10.8元购买了一瓶川南学生下饭菜(270克装),回家开盖后发现下饭菜上面变质呈白色腐烂状,还带有轻微酸臭味。(齐齐哈尔新闻网)
河北定州一12岁女孩吃火腿肠后中毒身亡
8月15日,网传定州市刘店村一名女孩,吃火腿肠后中毒死亡。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该女孩系因食物中毒引发心肌炎死亡。其发病前曾吃过无包装的、在冰箱保存了一天的熏肠,但是食物中毒是否与熏肠有关尚未确定。(石家庄日报)
山东烟台:一个苦葫芦瓜放倒一家人上吐下泻要赶紧就医
近期,烟台发生多起吃苦葫芦瓜中毒的事件,所幸,处理及时加上医疗措施得当没有出现恶性事件。“一旦误食苦葫芦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千万耽搁不得!”烟台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陈宜秋表示:“入夏以来,港城市民食物中毒的现象明显增多,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水母网)
3、国内食品资讯热闻
南京首例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宣判支付赔偿款265万
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被告人郭某某在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明知销售的保健品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等手续的情况下仍违法进行销售,销售的不合格产品达6526次,总金额达890865.87元,上述销售的保健食品经鉴定含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假药,存在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正义网)
国产虹鳟正式被列为三文鱼!看到标准制定者名单,网友炸锅
今年5月,一则“我国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已占国内三分之一市场”的新闻引起了争议。有人说,青藏高原养殖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近日,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消息显示,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团体标准发布会,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不过,《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不是来自政府部门,而是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同13家企业共同编制并发布。(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
禁令之下高培给婴幼儿“搭售”牛初乳
7月25日,国健集团旗下婴幼儿食品品牌“高培”宣布启动“再现牛初乳传奇2——高培健康全餐计划”,提出“让所有喝奶粉的宝宝都能吃上牛初乳”,建议婴幼儿在食用配方奶粉的同时补充牛初乳,以补充“免疫”功能。(新京报)
原料奶价格长期低迷中国奶业持续发展还要闯三关
目前,我国奶业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逐步恢复并且日益增强。但是,中国奶业还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原料奶季节性波动、监管复杂、进口压力持续等。(中国经济网)
内蒙古通辽市一乡村发生炭疽疫情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政府了解到,科尔沁区大林镇胜利村发生畜间炭疽疫情,并发生人感染皮肤炭疽病例。截至14日14时,发病牛54头,死亡29头,死亡牛全部进行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疾控部门排查确定人感染20例,临床诊断为皮肤炭疽。(新华网)
假冒茅台酒厂经理销售300多箱假茅台涉案上百万元
今年28岁的贵州人赵某,冒称茅台公司的销售经理,在网上销售“批发”茅台酒,半年累计向石狮一位老板阿阳(化名)销售300多箱假冒茅台酒。日前,赵某和其上家胡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获刑。(泉州网)
食品科技
新“绿色革命”或将到来:中国学者找到农作物高产少肥途径
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分子农业生物学中心主任傅向东作为通讯作者的一篇历时6年产出的新成果在线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该成果或预示着新“绿色革命”的到来:农作物可以做到高产、低肥。(澎湃新闻)
高纤维食物可减压
压力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隐患,它通过引发大脑和肠道的重大变化,导致人们的行为产生改变。美国《医学快报》近日报道称,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吃高纤维食物可以减少压力对肠道乃至行为的影响。(生命时报)
新研究:吃盐太多太少都不好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新发表的成果显示,将钠摄入量控制在每天3至5克的范围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每天吃盐超过12.5克的人群,控制一下会更健康。(新华网)
晚上饮酒应警惕皮肤癌
许多人习惯晚上小酌一杯,带着酒意入睡。美国布朗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每天晚上只喝1杯啤酒或红酒,就会导致患皮肤癌风险升高。(中国食品安全报)
历经13年小麦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经过13年努力,来自20个国家73个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科学家终于绘制完成完整的小麦基因组图谱。这项“里程碑”工作为培育产量更高、营养更丰富、气候适应性更强的小麦品种奠定基础。(新华网)